English

众说纷纭的生育革命

1998-02-03 来源:光明日报 ●曾颖 我有话说

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寻找到了除传统生育方式以外的繁衍方法,它给不孕者带来福音,亦对传统的伦理、规范形成了冲击。下面这篇编译自美国报刊的文章可供读者“管窥一斑”。

1997年11月19日,美国艾奥瓦州一名29岁的妇女在该州的布兰科儿童医院一胎生下4个男孩3个女孩,这位妇女在40名医生的协助下,一胎7个婴儿全部顺利分娩,创造了人类生育史上十分罕见的奇迹。

是现代助孕技术使这位名叫博碧·麦克考伊的妇女取得了这一奇迹般的成功。位于美国亚特兰大顿伍迪郊区的这所儿童医院以生育研究闻名全美。来这里的病人大多是一对对的夫妇,他们无法用传统的方式孕育后代,因而希望得到现代医学科技的帮助。求诊者满怀期望的神情表现出了对子嗣的渴求,楼廊两旁贴着近几年在此就医的夫妇和他们孩子的照片,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他们的梦想将会变为现实。

医学家们已花了数百年的时间研究传统生育方式以外繁衍人类的方法。1790年,人类第一例人工授精获得成功。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试管婴儿。由于试管技术的成功,至今已有33000多个孩子在美国诞生。试管培育、助孕药及其它新技术已彻底革新了人们的观念,但实际上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推动生育科技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冷冻卵子是最新的生育方法。如果一位妇女因放射治疗或某种疾病将失去产生卵子的卵巢时,她就可以提前将卵子贮存起来,以待日后人工授精。还有那些希望事业有成后再考虑家庭或尚未找到合适伴侣的年轻女子,都可以将处于最佳年龄段的卵子冷冻起来,以备后用。

医生目前正在进一步着手研究冷冻卵巢组织和睾丸组织用以再植的技术,他们在试管中培育胚胎,待其更为强壮后送入子宫,甚至尝试着将老的、脆弱的卵子的染色体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注入到年轻强壮的卵子中。

另一个有趣的方法是取一点卵巢纤维,而不是卵子,将其冷冻,这种方法能使那些事先知道自己将要失去卵巢的妇女保存生育能力。也可用于那些年纪太小还不能产生成熟卵子的女性,比如正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女孩。理论上说,卵巢纤维最终是能够被植入体内的,而且可以使妇女成功地怀孕。同样,男性睾丸纤维也可取出重新移植。目前这一方法仅试用于绵羊,据推测,用于人类尚需5至10年。

此外,还有一种促生方式听起来就像在科幻小说中描写的一样。在美国新泽西州圣巴纳巴斯医学中心,理查德·斯科特博士和雅克·科恩博士从年轻女子的卵子中取出细胞质,即细胞中的无核部分,然后注入大龄女子的卵子中,这样就生成了一个拥有新细胞质的卵子,新生命即可望在下一年诞生。

但是,所有以上这些新的技术革命,虽为不孕者带来了福音,亦引起了不少涉及伦理、法律的棘手问题。在一些病例中,男性不育症可能是从遗传缺陷得来的,帮助这样一个病人就意味着将这一缺陷传给了他的孩子。还有少数病例,精子是从在车祸中丧生的男子身上取下修复后又用于生育的,这也成为一个法律争议的问题,因为死者无法对此生育表示赞同。

卵子冷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助孕技术陷于伦理的困境。试想,当诊所将试管婴儿冷冻备用后,如果这个胚胎永远得不到利用,那会怎样?在美国,一些夫妇愿意将胚胎捐赠给其他不孕的夫妇,或供科学家做研究;另一些夫妇则要求将胚胎毁坏。但很多个人及机构,包括绝大多数天主教会认为,这些胚胎都是人,上述那些处理方法无异于谋杀。而用冷冻卵子来代替胚胎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没有人会认为未受精的卵子是人。

但冷冻卵子技术可能激化另一个问题。这一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育能力,目前在美国已有100多个50岁甚至年纪更大的妇女生儿育女,在世界其他各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1995年春天,一位加利福尼亚的63岁妇女阿色利·凯生下一个孩子;1994年,一位意大利的62岁妇女也有同样的壮举。对于50岁的妇女来说,虽然怀孕和分娩的紧张劳累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但是抚育孩子对她们的身体和精神更是双重的考验。一些观察家指出,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当孩子长到念大学的时候,他的母亲已是80岁高龄了,这还是在如果她仍健在的前提下,”波士顿学院伦理学教授约翰·帕里斯在谈到那位意大利妇女时说:“我们正在制造孤儿。”

然而,高龄母亲却有不同意见。她们争辩道,现代人的寿命已大大延长,在70岁或80岁时仍能保持健康的亦不是少数。

目前,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助孕业已加入了国家健康保险。但美国的个人投保者经常拒绝支付这项费用,因为每尝试一次就要花费近8000美元,以至于一些夫妇经常冒一次多生几胎的危险,从而省却提出第二次申请时所必须支付的投保费用。

除了提到的对高龄母亲的议论、公正性、支付能力以及怎样处理冷冻胚胎这些问题外,几乎所有的助孕方法,从怀孕药到还未实验的对人进行克隆的想法,都还存有一个理论问题,即我们是否有权扮演上帝的角色———造人?

但无论舆论是如何议论纷纷,那些志在推动助孕技术进步的科学家们对其在道德上引起的种种问题根本不予理睬。因为,成千上万不孕夫妇的梦想正在不断成为现实,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